西北工业大学党员干部培训中心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29000余名,教职工4000余人,拥有友谊、长安及江苏太仓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6900亩,设有20个专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青岛、宁波、太仓等地建有7个异地研究机构。拥有66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群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立德树人,精心育才。“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深植人心,着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19万多名校友中,有45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59位将军,45位两院院士,还有6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我校校友。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纪念表彰了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6位西工大校友获此殊荣,在中航工业先后授予的6名“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中西工大校友占到4位;在航天领域,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西工大杰出校友担任集团公司、院所、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以本科生翱翔英才计划“追梦班”、研究生精英人才计划“翼鲲班”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等为特色的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加强教育研究,教学成果丰硕。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欧盟QB50项目(注: 欧盟大气层探测计划)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建有该项目亚洲区最大卫星测控地面站。在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全国教育教学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屡获佳绩: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2018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校科研能力强,科技贡献大。学校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在我校。近五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累计超过百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18年科研到款超过30亿元。现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防科技创新中心,5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10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学校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10个重大专项的论证及科研攻关,深度参与了两机专项论证、神舟系列飞船研制,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开我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实现了我国第一个无人机技术与整条生产线出口,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中心。国庆60周年阅兵中,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10架飞机均由我校研制生产;建军90周年阅兵中,我校自主研制生产的无人机,第二次以整个方队入列阅兵式,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目前正在筹建我国第一家无人机专用试验测试中心,全面推进无人机科研与产业发展。近十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近50项。
西北工业大学党员干部培训中心坚持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新格局。学校积极探索与世界一流的高校、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80余所海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亲密合作关系。2014年,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比利时首相共同见证下,学校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签署合作协议;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党员干部培训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发起成立了“中澳工科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构建了向西、向南拓展,纵横交错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学校拥有10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包括6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立了64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353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被学校授予名誉教授等荣誉学衔,其中有9位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居工信部及陕西高校首位。
风劲帆满海天阔,三航领军铸华章。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长征路上,西北工业大学党员干部培训将努力扎根中国大地,着力提升服务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能力,坚守使命,改革创新,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早日建成学科特色鲜明,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再谱新章!
序号 |
西北工业大学党员干部培训中心课程名称 |
课时 |
1 |
关于军民深度整合的思考 |
半天 |
2 |
军民整合八大要素 |
半天 |
3 |
国内外信息安全形势与挑战 |
半天 |
4 |
涉密信息网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
半天 |
5 |
网络通信技术及其发展前沿 |
半天 |
6 |
网络空间安全与防范 |
半天 |
7 |
陕商精神与陕西文化 |
半天 |
8 |
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 |
半天 |
9 |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修养 |
半天 |
10 |
从孙子兵法到企业谋略 |
半天 |
11 |
管理干部的素质提升与能力发展 |
半天 |
12 |
人力资源管理及领导力的提升 |
半天 |
13 |
领导干部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
半天 |
14 |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教学改进 |
半天 |
15 |
新形势下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 |
半天 |
16 |
工程过程系统化下的课程开发 |
半天 |
17 |
从考古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 |
半天 |
18 |
丝绸之路与中国人的精神 |
半天 |
19 |
陕西的文化自信 |
半天 |
20 |
整合区域优势,彰显陕西新形象 |
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