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新论)——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②
 日期:2023-03-15   浏览:1437   来源:中国党员培训网  返回列表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强调“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面向未来,大力增强质量意识,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必将更好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品、工程、服务,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高质量的产品、工程、服务,对于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水平、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但与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高品质生活需要、更好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比如,在消费品领域,优质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仍不足,创新设计能力、产品质量还有待提升;在工业品领域,我国制造业产品使用寿命、稳定性、可靠性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差距。这些差距和不足,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加工工艺、关键技术装备等产业链基础能力薄弱、质量不高有相当关系,急需同步提高这些产业链环节的质量水平。

从全球视野看,当前国际产业竞争更多表现为基于产品、工程和服务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水平的比拼。在传统制造领域,我国已形成规模和性价比优势,需要抓住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的机遇,重塑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在新兴领域,我们有条件高起点谋划布局、高标准推进建设,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以产品、工程、服务为抓手,协同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必将推动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需要从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协同发力。一方面,技术水平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支撑,需要从产业基础能力再造入手,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材料的精确性、耐久性,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确保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高标准、严格执行的质量监管体系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着力提升制造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推进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健全和推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同时,还要加快完善重要农产品、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工程实施等的安全追溯制度,更好运用失信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和失信成本,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持续推动全社会转变发展理念,使广大企业家把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让各行各业劳动者以追求工匠精神为荣,培育形成苦干实干、诚信为本的社会氛围,才能更好推动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质量强国建设新的跨越。

(作者:李 燕,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副部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一篇:“洞庭碧螺春”上新了!今年产量预计增长10%下一篇:“能不能吃上菜就是政治”(金台潮声)>
0.145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