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培养结构和体系培厚拔尖人才生长土壤(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日期:2023-03-02   浏览:1270   来源:中国党员培训网  返回列表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本版今起推出栏目“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聚焦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评价、支持等环节的制度和实践创新,呈现亮点、发现痛点、问诊难点,探寻基础研究高水平人才发展之道。

——编 者

“在交流、学习中,我充分领略了数学之美。”不久前,四川大学数学学院2019级拔尖班学生牛睿杰参加了中国数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论坛,很有感触。

“对于数学研究的兴趣,源于高中时‘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的引领。到了大学,得益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拔尖计划’),我进入最喜欢的专业学习,一步步深入数学世界,踏上研究之路。”牛睿杰说,未来将深扎基础数学领域。

像牛睿杰一样,热爱并致力于在基础研究领域探索、学习、创新的青少年还有很多。如何打通他们的成才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起着主力军作用,而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则事关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激发。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应该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高校。

求解人才培养的“算法”

实现基础学科人才全过程、链条式培养

“物理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前不久,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邵立晶在北大“博雅云讲坛”上向同学们抛出问题。

在他看来,基础物理研究的进步,将促进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我们从事的研究,尝试在人类的知识边界上作出开拓。”邵立晶于2005年考入北大,先后完成了本科和博士阶段的学习。“物理学院的本科教育注重思维的培养和视野的开拓。在良师的启迪与熏陶下,我对物理产生了矢志不渝的热爱。”邵立晶说。如今,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希望培养更多投身基础物理研究的人才。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力量。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主动应对国际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

采访中,多名高校负责人谈道,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等特点,在人才选拔、分类指导培养等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近年来,围绕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相关部门持续探索、汇聚合力。

如何实现人才全过程、链条式培养?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介绍,2013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启动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10年来,已培养7000多名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探索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培养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的模式。

如何让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介绍,2020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启动实施“强基计划”,着力选拔一批“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项目实施3年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

同时,为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打破原有培养定式,“拔尖计划”稳步推进。据了解,“拔尖计划”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进入2.0阶段,目前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建设了288个基础理科、基础医科、基础文科领域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近年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成效,但也受到一些因素制约。如何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体系,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说。

探索教学改革的“乘法”

创新科教协同、导师制、本硕博衔接等培养模式

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拔尖学生选拔机制、本硕博衔接培养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长周期评价机制等。记者采访获悉,各高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求解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算法”。

新学期伊始,清华大学行健书院2020级本科生何育航正在车辆与运载学院特种动力团队从事飞行汽车的控制研究。行健书院是清华大学落实“强基计划”推出的实体书院之一,力求探索强化基础、科教协同、导师制、本硕博衔接等新型培养模式。

“高中起,我便对飞行汽车有浓厚兴趣。很幸运,大一时,我遇到了对应研究方向的导师。”在何育航看来,书院“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师生“从游”模式对学习有很大帮助。此外,在“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方案下,何育航还可以自主设计课程安排,在强化数学、力学等基础学科素养的同时,在导师指导下将个人培养计划与未来科研方向紧密结合,“如今,我的未来规划逐渐清晰,理想也更加坚定。”

“培养创新人才,要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禀赋,坚定学生的学术志趣。”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说。

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基础研究,多所高校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2022年,在第二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问与猜想”活动中,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生物医学科学方向(基础医学基地)学生樊继纲的项目“开发端到端的AI加速变构药物设计方法学”获得了特等奖。

“致远学院与医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交叉学科研究的优质平台。我自主申报了多个本科生科研项目,并有机会参与国际顶尖实验室的科研实习。”樊继纲说,自己大二时就进入实验室,跟随两位导师开展科研探索。

采访中,也有高校负责人谈道,在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中,还有一些问题仍待探索,比如,在一些培养基地,高水平名师师资相对不足;小班研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的比例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与顶尖大学相比,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支撑平台尚有差距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拟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围绕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关键要素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区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数字化建设、加强机制创新和条件保障等重点工作深化改革。

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2月上旬,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迎来了“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的中小学科学教师。校园里丰富的科学元素,吸引了老师们的目光:智慧庭院里设有智能化浇灌与光伏系统、鱼菜共生系统,便于开设智慧种植、生物环境等特色课程;智能制造实验室里,学生们可以开展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实验。

“我们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真实的实验情境,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魅力,提高科学素养。”参观学习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科学教师兰天也说。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需要加强不同学段的衔接协同,特别要注重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协同配合。“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科学素养形成的决定性阶段,科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基础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说。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需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打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课后服务”板块的科普教育专栏,学生们能上“科学公开课”、漫游各地科技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育资源等政策措施已逐步落地。据介绍,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总课时占比增至8%—10%。教育部还联合中科院开展“院士专家科普教育公开课”,为师生、家长提供优质线上科普教育资源。“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等,则有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开展科学教育的实践能力。

此外,还需统筹校内外资源。辛兵介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组织实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多渠道为中小学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下一步,还将发展壮大专家队伍,汇聚线上线下优质科教资源,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等。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指导各地各中小学广泛开展课内外科普教育活动,切实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着手研制中小学科学教育亟须的装备标准,切实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等。(本报记者 赵婀娜 吴 月 喻思南)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我国首批3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给自然资源“上户口”(美丽中国)下一篇:中青网评:在“五个一百”里蓄满奋楫扬帆之电>
0.024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