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时代来临晚年生活如何更有质量?
 日期:2023-02-14   浏览:794   来源:中国党员培训网  返回列表

1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调查显示,中国的长寿人口明显在增长。那么,这里所说的长寿,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

80岁及以上老人在调查对象中

占比超七成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高龄老人群体,涵盖了26个省份,共采集17533份65岁以上的老人数据,其中百岁老人有3665位,90岁以上的老人有6000多位,80岁及以上老人占调查对象的71.2%。

八成老人日常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调查显示,居家养老仍是大多数老人的首选。在参与调查的老年人群体中,住养老机构的占2.9% ,与儿子同住占41.8% ,独居和仅与配偶居住的这两种情况加起来一共占比为45%。也就是说,参与调查的八成老人日常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社会服务和养老机构提供的照料服务约占5.32%,保姆提供的照料约为5.44%。80岁之前,提供照料的主体是配偶,80岁之后,子孙照料比重快速升高。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可能会达到一点四七个亿,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

百岁老人具备三个显著特征

哪些因素促进老人长寿呢?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百岁老人的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心态平和,从来不为小事烦恼,第二个是膳食合理,保持了食品的多样性和均衡性,第三个是积极参与益智类活动,看书看报甚至还能上网冲浪。

调查还显示,数字化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将激增。65—69岁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占比超过五成,百岁及以上老人仍有1.3%使用智能手机,82.2%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视频聊天。如今,一些养老院也在探索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时代,拍视频、玩电竞、做直播……这些曾经是年轻人的专利,正在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新潮。

长寿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要更有质量。从饮食起居到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呢?

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让养老就在身边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国家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照护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就近享受用餐、短期照料等服务。在河南安阳,当地规划区内3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100%,除了提供定期体检服务,还安排下棋、健身、书法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河南安阳滑县城关街道白马社区居民吴好贤:经常到这个地方来,来打打乒乓球,锻炼锻炼身体,下下象棋,身心挺好。

适老化改造

"小改造"撬动老人"大幸福"

让身边的居住环境更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为此,今年很多地方将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列入了民生实事清单。其中,山西省实施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提速工程,湖北、内蒙古、河南等地将重点为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湖北省咸宁市的王能华老人患有帕金森病多年,政府免费为他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还添置了护理床、坐便凳、洗澡椅等设施。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岔路口社区新宁小区居民王顺红:原来就用盆,给他擦洗。现在方便多了,洗浴凳又稳,不怕摔跤,带来很大的方便。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1亿65岁及以上老人获得健康管理服务,15个省份持续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出台十项便利老年人就医举措,推动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在上海等地,还通过家庭医生为签约老年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提供家门口的健康服务。

长期护理险: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老年人的事”。目前我国有约4000万的失能老人。如何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题?我国从2016年开始试点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至今已覆盖49个城市、1.45亿人,缓解了很多家庭面临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失能老人陈富景的妻子孟秋华:护理员一来就帮他揉,我就轻松多了,白天来的好几个小时我能休息,办完长护险后才知道长护险这么好,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还有人帮着照顾,我说老头子有救了。

此外,专家指出,在居家养老仍是我国主流养老方式的当下,家庭成员也应该更重视老年人的情感,弘扬优秀的家风文化,这也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低生育率时代 如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1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除了老龄话题,生育话题也成为焦点。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迁,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家庭观念变化带来的延迟婚育、不婚不育,成为我国生育水平下行的最主要因素。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0世纪80年代的22岁持续上升至2020年的26.3岁,初育年龄推迟到27.2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

各地出台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成本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措施,降低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养育成本。山东济南规定,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医疗费医保实行定额支付,标准为3000元。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医疗费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为100%。四川攀枝花等地为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或600元不等的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国家医保局近日表示,已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如促排卵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今后将逐步把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解决养育难

此外,各地还通过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解决婴幼儿无人照料的问题。浙江省嘉善县将社区托育纳入县域规划管理体系,打造“5分钟可及托育服务圈”。罗星街道居民詹娜平时工作比较忙,两周前她把两岁零四个月的孩子送到了家门口的社区托育园。

幼儿家长詹娜:收费上我觉得还是比较便宜的,目前是1200元一个月,能接受,对我来说感觉还是比较便宜的。

到2025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由1.8个提高到4.5个。

家庭建设是新时代人口发展的重要内容

如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专家还建议,应该多措并举做好新时代家庭建设。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将家庭视为公共政策的基本单位,在城镇化、户籍改革、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住房、税收等领域的政策创制中,充分体现保护婚姻家庭、鼓励家庭成员团聚的导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一篇:这份新学期眼健康指南请收好!下一篇:【旗帜声音】亲历盛会话感悟(六)|张芳华开讲!>
0.067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