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产业起来了,增收渠道就宽了”——安徽多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直击
 日期:2022-11-18   浏览:1282   来源:中国党员培训网  返回列表

新华社合肥11月17日电 题:“产业起来了,增收渠道就宽了”——安徽多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直击

新华社记者姜刚、朱青、水金辰

走进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殷涧镇卸店村的菊花种植基地,金灿灿的菊花绽放成一片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对基地负责人赵志强来说,菊花正值上市期,采摘、加工、销售,这是一年中他最忙碌的时节。

“你看,这已经是第四茬了,一般能采摘五六茬。菊花可以药食两用,市场行情很好。”赵志强指着一株菊花介绍说。去年他看中了卸店村的自然条件,流转60亩土地,开始尝试种植3个品种的菊花。试种取得成效后,今年他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80亩,菊花品种增加到4个。

图为凤阳县殷涧镇卸店村的菊花种植基地。新华社记者姜刚摄

离菊花种植基地不远处,菊花加工厂内,数十名村民正在有序忙碌着:搬运、分拣、烘干、包装……正在分拣菊花的村民张花林告诉记者,家里大约15亩地流转出去了,每亩地每年流转租金500元。“听说这里有活干,我就来这里忙活忙活,干一天活能领到100元工资,可以补贴家用。”她笑着说。

“政府部门帮着协调土地流转、申报农业项目等,助力菊花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基地去年产值约30万元。”赵志强说,基地也为村民们在家门口提供了务工机会,高峰期一天需要100多人共同劳作。“下一步,我们将适当扩大种植规模,探索订单生产,做大做强菊花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赵志强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了解到,凤阳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如今呈现区域化发展态势,目前已建设多个万亩基地,包括万亩水果生产基地、万亩黑豆种植区、万亩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和万亩优质麦生产基地等,芡实、金丝皇菊等种植基地也不断发展壮大。

在亳州市蒙城县、马鞍山市和县、黄山市黟县等地,记者在连日走访中看到,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筑牢发展基础。

在亳州市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西兰花。“目前是西兰花采摘高峰期。”双鹿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娟说,在立足村情和外出考察基础上,双鹿村从2020年开始种植西兰花,这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容”,已经从当年的1000亩扩大到今年的2600亩。

安徽多地乡村通过提升产品品质、畅通产销渠道,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为村民找到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以双鹿村的西兰花为例,七成左右销往长三角地区,破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题。“产业起来了,增收渠道就宽了。”刘娟说,“西兰花种植基地用工高峰期一天用工达400人左右。去年,仅工资就发了20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蒙城县近年来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注重提质增效,高标准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今年1月至10月,全县销往沪苏浙地区蔬菜21.38万吨,销售额达10.09亿元,同比增长17.2%。

在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记者近日见到38岁的养殖大户徐文庭时,他正在甲鱼塘边察看甲鱼的长势情况。

在生态甲鱼养殖基地,村民们正在捕捞甲鱼。(采访对象供图)

“我们来到小岗村投资兴业,今年2月成立了公司,投资1.2亿元左右建设生态甲鱼养殖项目,加班加点建设,一期已经建成,二期正在建设中。”徐文庭说,在做好养殖的同时,下一步将谋划深加工,逐步完善产业链。

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养殖业,也是徐文庭的奋斗目标。“我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提高养殖成活率,帮助拓展销售渠道,以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周边地区大约有10户农户干起了养殖事业。”徐文庭说。

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皖南古山村:菊花飘香丰收忙下一篇:【万人说新疆】新疆青年北大做科研探索生命密码>
0.03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