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抢抓时节兴修水利(经济聚焦)
 日期:2022-10-20   浏览:1637   来源:中国党员培训网  返回列表

今年1至9月,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8236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各地抢抓时节兴修水利(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范昊天 李茂颖 李 纵 王明峰

金秋时节,江河湖畔、广袤原野、大山深处……一个个水利建设施工现场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实干奋进景象。

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推进引水、灌溉等水利建设,不仅对保障农业用水具有战略性意义,更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水利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8236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1%,其中有8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

秋冬是兴修水利的黄金时期,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看襄阳、红河、桂平、绵阳等地,如何扎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编 者

湖北引丹灌区——

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有序推进

秋高气爽,蔚蓝天空下,一条百里碧水丹渠,滋润着湖北襄阳市引丹灌区的节水稻。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小桥河水库充库泵站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焊接顶部梁柱钢筋,泵站即将浇筑封顶。

“我们利用农闲时机抓抢进度,目前已启动21个施工作业面,投入现场人员400余人、机械设备78台套,确保明年如期全面完工。”来自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的总承包项目经理曾祥超,正与业主、监理单位一起忙着巡查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项目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情况。

项目办公室工程部部长曹辉介绍,一期项目总投资5.5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约1.76亿元,实施渠道整治32.27千米、渠顶道路11.66千米、渠系建筑物44座,本工程一期(剩余项目)今年9月21日已全部开工。

引丹灌区是国家大型灌区,也是襄阳市最大的灌区,粮食产量占襄阳市的1/3。历经几十年的风吹日晒,引丹灌区存在部分渠道破损淤积、渠系设施老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实施改造项目,主要是推进灌区范围内干渠及渠系建筑物配套改造。

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胡海洋说,工程完工后可改善灌溉面积8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0万亩,生活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将显著提升区域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

全线各标段建设正酣

打隧洞、立拱架、排涌水、查隐患……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滇中引水工程鸡米冲隧洞中,施工作业日夜不停,工人们正全力以赴,确保隧洞的掘进。

涌水多、极易塌方一直是鸡米冲隧洞掘进的难题。为了确保安全施工,现场管理团队深入分析地质状况,在施工过程中先用水泵引排洞内掌子面的涌水,再用“双液注浆”法对隧洞围岩的空腔和缝隙进行填补,最后用“管棚法”施工,形成超前支护。目前,鸡米冲隧洞正以每天12米的速度稳步推进,预计年前就能顺利贯通。

“隧洞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在这样的地质情况下施工,不论是从工艺工法,安全质量、工期进度任何一个方面来说,对我们都是极大的考验。”负责滇中引水工程红河段1—2标施工的中铁十局项目负责人胡竹炉说。

据介绍,面对复杂恶劣的地质条件,项目部反复尝试、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探测先行、过程控制居中、监测预防断后的作业流程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建成后可从水量相对充沛的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区,惠及1112万人口,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113万亩。

目前,滇中引水一期工程稳步推进,全线各标段的万余名建设者奋战在不同岗位上,各个工序施工有序进行,建设正酣。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右岸机组加快安装

钢筋绑扎、焊接把控、组装调试,各工种作业高效有序,繁忙的装载车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龙……10月11日早上,在位于广西桂平市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人员田明说:“一大早就开工了,现在在调试发电机组调速器设备,检查数据必须精准记录,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验收合格。”

在大藤峡工程现场,随处可见忙碌的工人们,不少人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为保障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这段时间,每天都有2000多名和田明一样的建设者坚守岗位。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也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

目前,左岸一期工程已全面投入运行并发挥综合效益,右岸二期工程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高峰期。“目前工程已于9月底顺利通过二期蓄水(61米高程)阶段验收,我们正加快推进右岸机组安装工作,争取枢纽早日建成并全面发挥综合效益。”大藤峡公司董事长吴小龙说。

四川武都引水二期——

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

这几天,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宝石乡同心村,武都引水二期农渠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施工人员正在抓紧施工。

“10月正是施工好时节,我们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提效率,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梓潼县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梁磊介绍。

今年5月,梓潼县首条武引二期农渠在宝石乡开工建设,为武引二期灌区的配套工程。农渠今年全部建成后将水输送到塘、库、堰,灌溉田间地头,与干、支、斗渠联通,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随着二期灌区干、支、斗渠相继完工并通水,群众用水问题将得到解决。

农渠附近兰花村的村民赵玉芳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连上引水渠,现在水源有了,方便多了。”

“又好又快建成武引二期项目,早日让全县群众不再为缺水发愁。”梓潼县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崔弘说,自开工以来,梓潼县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整个过程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建设农渠171条,总长611公里,工程总投资7.14亿元。”

今年为应对旱情,从6月中旬到8月中旬,武引工程共向灌区绵阳等4市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供水近1.37亿立方米,累计有效灌溉201万亩。武引工程二期修建的包括干、支、斗渠超500公里的灌渠,首次投入抗旱供水工作并发挥重要作用。

武都引水工程被誉为“第二个都江堰”,是四川“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和现代水网布局规划中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工程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灌溉绵阳市、遂宁市、广元市和南充市四市十一县(市区)459万亩农田,供水区人口400万。”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勾承建介绍。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思想纵横)下一篇:瓜果飘香日子旺(新时代画卷·奋进十年)>
0.105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