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是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党性是党员干部德性的核心,党人的党性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中不断磨砺,进而养成、提高、完善的政治属性。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是实现永葆先进性的铸基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人民公仆,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人民属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党长期可持续执政的根本保障。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获得人民衷心拥护的必然要求。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经历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进入新时代,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始终获得人民衷心拥护,唯有“为政以德”、坚守党性一途。党校在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干部党性教育的相关要求中,不断总结教育培训的经验与规律,反复实践证明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必须坚持正反两方面典型共同实施的方式方法。通过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旨在引导干部可为、当为、应为、大力而为;通过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旨在禁戒干部不敢为、不能为、不想为、绝不可为,让党员干部始终在“为”与“不为”的实践持守中锤炼党性、提升境界,真正做到“为政以德”,终得人民衷心拥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ZY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性摆在了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各级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作为ZYGJ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提升党性修养上走在前、作表率。加强党性修养的关键,是要有得力措施并取得实效。各级党支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努力破解党员干部思想困惑,强化制度保障措施,组织大家真修实炼,切实提升每名党员的党性修养,努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回顾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在党的历史文献中,大量出现党性一词,梳理其历史发展的特点,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性的内涵,更好地坚守党性的初心。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党性的内涵是不断发展丰富的,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追求是内在统一的。回到当前,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性的概念在继承中又承载了新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
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按照党性的要求-坚持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等,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磨砺自身品格和意志,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共产党员的党性,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它的基本点是确定不变的:同时,它又是不断运动着的客观实在,随着客观环境及党自身认识及经验的积累,党性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和重点又在不断变动、充实和提高。因此党的性质的决定主要是由共产党员的党性以及新时代新要求的变化来判断的,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引领潮流的星火,是一支内化于心的不灭航标。良好的党性修养,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优化自身品质,提高个人能力。
通过党性教育培训的学习,领悟到加强学习,认真读书,是提高修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勤奋学习,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做到“见贤思齐”,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好学多思是一个人快速进步的捷径。素质决定生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自觉性。提高理论思维能力,透过现象揭示深层的全面本质及深层本质之间联系的能力,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性,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实际问題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