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是信守誓言的担当。不负初心,既有传统文化里“尾生抱柱”的信约,又有“不负时代不负卿”的家国情怀,这里面浸润着涓?浗人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精神气质。在共产党人的历,无论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年代、“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建设年代,还是今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互联网时代,历史的书写从未离开过共产党员的“担当”。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不负初心就要有切实的行动,要有信守誓言的担当,要始终牢记敢于担当是党永不褪色的政治品格,是党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不忘初心是岁月不改的忠诚。人生往往都是在各种挫折历练中成长,会遇到诸多的挑战、难题、诱惑和危险,但我们既然选择了信仰,就应当忠诚于信仰、不悔初心,炼就过硬的政治定力。党的事业必须由忠诚于党的人坚守。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建设的各个时期,岁月如歌铸忠诚,矢志不渝写青春。
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提升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强化担当作为、汇聚干事合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能提醒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发奋发进取、顽强拼搏、接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涉及到很多新课题、新任务,迫切需要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善抓落实、狠抓推进的能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善于用新的理念来指导实践,用新的思路来破解难题,撸起袖子加油干。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的。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强调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对党员的一贯要求。特别是在当前,要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更要抓好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
党性,是指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也是一个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政党是把本阶级的利益和思想集中起来又化为行动的政治组织。在为本阶级的利益进行的长期斗争中,高度集中地发展了本阶级的特性,从而形成政党本身的特性,这就是党性。所以,党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涓?浗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好,需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有力保障,需要我们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当前加强党性教育,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现实体现。实践与历史证明,党性需要锤炼,政德需要修养,党人的党性就是在持续不断的革命锤炼、实践修养中加强、提升乃至巩固、坚守的。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是在不断的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改造并完善自身。当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曾经党性坚定、政德高超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代表现在和未来始终坚定和高超。实践永无止境,党性锤炼、德性修养永无止境。党员干部在党校通过接受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党性教育,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自我革命最终将高超党性转化并固化为党员干部自身的德性自觉。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着的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我们党也经历着各种风浪考验: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在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下如何更好地消解危险,提高执政能力,是全党上下必须解决的紧迫任务。各级党校在对党员干部实施党性教育中,通过党章、党规、党纪的讲授,使党员干部将党的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挖掘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不同时期我们党涌现的先进典型,弘扬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各条战线优秀干部的模范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崇高风范、人格魅力;通过一系列警示教育,把一些反面典型跌入违纪违法泥坑的教训给大家讲透,使大家引为镜鉴、自觉自律。最终通过这些系统、全面、科学有效的党性教育引导全党上下将思想认识、精神状态、行动实践统一、凝聚到处大时、顺大势、担大事、经风浪的伟大事业中。
通过党性教育的培训学习,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历一次次控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在顺境中不骄做不自满,在困难时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赞誉和诱惑考验,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水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时刻秉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就是因为他造福于人民。在日常工作中,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到惠民谋发展。
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按照党性的要求-坚持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等,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磨砺自身品格和意志,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共产党员的党性,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它的基本点是确定不变的:同时,它又是不断运动着的客观实在,随着客观环境及党自身认识及经验的积累,党性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和重点又在不断变动、充实和提高。因此党的性质的决定主要是由共产党员的党性以及新时代新要求的变化来判断的,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引领潮流的星火,是一支内化于心的不灭航标。良好的党性修养,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优化自身品质,提高个人能力。
开展党性教育活动要结合政德教育,引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追求高尚情操、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引领时代新风。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鍥藉?观、文化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培养优良作风,强化对党的忠诚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即便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也能经住这复杂严峻的挑战。
开展党性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教学与实际,进一步加强对我们党历史经验总结的新概括、新研究及新拓展,把党的优良传统真正扎根于中青年干部的灵魂深处,讲好涓?浗故事、体现涓?浗智慧、弘扬涓?浗精神,不断探索、导向与激励。深入推进党性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党校教育规律、干部成长规律。在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大背景下,要以增强理想信念为根本和龙头,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突出思想性,不断提升高度,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党性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加强党性教育可以永葆党的先进性,可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党性修养既表现为价值观的意识形态,表现为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水平,也表现为党性践行者的行动能力,表现为一种现实的实践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因此,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涓?浗梦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改造主观世界的伟大实践,切实加强党性修养,践行“三严三实”,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更多党性教育
加强党性教育,筑牢基层党组织的“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性教育对于提高党员个人道德素养、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整个党组织凝聚起强大的聚合力、向上的拼搏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党性修养的形成,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注重抓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契机,在基层党组织中持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党员“温故而知新”,在不断的学习中学深悟透,在不断的思考中完善自我,在不断的实践中谋求发展,推进基层党组织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持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