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培训内容
党员干部培训内容通过党员干部培训,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带头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构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途径。结合在中央党校的学习经历,我认为对党员干部培训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党员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论断、进行科学阐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地方和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主要领导不重视、党员干部不喜欢、农村党员少有人管。这是影响和制约党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三大因素。
把培训进一步重视起来,让每一名领导干部,包括普通党员都能接受培训,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定盘子”。所谓定盘子,就是把所有党员和干部都纳入统一规划中,分级分类,每3—5年将所有党员干部轮训一遍。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等。二是“给票子”。采取党费拨付和财政拨款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工作有充裕的资金支持。三是“找位子”。按照不同的定位,由不同定位的培训机构对不同层面、类型的党员干部进行不同的培训,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二)
任何工作都有创新、提升的空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不例外,要把创新作为破解难题的最大利器。
培训师资和培训平台多元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资力量建设,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开发、整合、优化兼职培训师资资源,加大聘请优秀领导干部、成功企业家、科技专家、优秀专业人士和基层一线优秀干部进党校、行政学院授课的力度”。对于基层来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显得特别重要、尤为迫切。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家、科技专家、专业人士和一线干部,只要是政治、业绩上过得硬的干部,可进行必要的培训后登上讲台。此外,还可以围绕某个岗位、某个行业成立若干论坛、协会性质的组织,让各个层面的党员干部能够及时互相学习、沟通。
培训内容遴选制度化。2010年4月,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与省部级干部进修班部分学员座谈时曾经指出,“现在,一个干部真正所缺的东西和他自己认为缺的东西,不一定就一致”。比如说,有的干部认为自己缺的是这个,实际上他缺的不光是这个,或者他更缺的是另外一个。这样看来,确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制度性的东西,将培训内容和年度考核、领导评价、组织认定结合起来,定期上报有关部门,并与培训机构做好沟通、联动、对接,做到“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
培训教材编撰精准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地进教材。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已经出到第四批了,这是一个很大成果,也是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开始。但对于基层来说,需要在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基础上,编写适合自身实际的教材。具体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关于教材编写,要做到四点:定期、及时更新;结合自身实际,能够让学员用得上、听得进、记得住;注意分门别类,做到靶向治疗;不能忽视“大部头”。适当遴选一些经典著作,引导党员干部学习。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干部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
(三)
考核评估是激发干部学习内生动力和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研究制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评估工作,推动各类培训机构和有关单位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由于培训评估工作难以量化、评估周期长等方面的原因,这项工作一直在探索中。从具体可行、可操作的角度来讲,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可以概括为“四个一”,即一节返程课、一个精气神、一件关键事、一群当事人。
讲好一节返程课。很多人以为讲课很容易,不知道为了把课讲出道理、讲出新意、讲出高度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建议每一位参训学员在培训结束后,都要给所在单位讲一次党课,党课包括培训期间的内容、自己的感悟、工作的努力方向等方面。这既是放大培训效应,也是检验培训成效的最便捷的办法。
提升一个精气神。干部培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振干部的精气神。一次培训的效果如何,可以从干部的精气神上反映出来,如果一个干部通过培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说明培训成效明显;如果培训后没有任何变化,“涛声依旧”,说明培训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什么效果。
处置好一件关键事。也即关键事件检验法,就是检验干部在关键时间、关键节点的表现,包括精神状态、应对措施、处置效果等。比如应急管理培训后,如果干部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能够临阵不乱、妥善应对,说明通过培训学到了本事;如果毫无章法、一塌糊涂,说明本人对这次培训没有上心,或者培训机构没有要求到位。
问询好一群当事人。当事人主要是指接受培训学员的领导、同事、下属。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途径,了解学员在接受培训后的表现。如果大家都认为表现很好,那么就可以大体认定培训效果明显;如果大家认为不行,那么说明培训还不够成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机关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中直机关党建工作水平”。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我们党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从我们日常工作中看,机关党建工作地位特殊重要,纵向上看它关系着整个党建工作的落实,反映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横向上看它关系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中心任务的完成,以及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保障和促进机关切实履行职责,带领和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在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单位领导认为机关党员集中,领导干部集中,政治文化素质高,思想基础好,党建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基层,机关党建工作没有必要抓的太紧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灯下黑”现象;有的单位负责人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完不成任务要丢面子、挨板子、影响位子;党建工作是软任务,一无目标,二无考核,放松点无关紧要的“重业务工作、轻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还有相当部分的机关同志存在认识错位,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就是组织党员学习教育,日常工作也就是发展党员、收缴党费,而忘记了机关党建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使一些机关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机关党建工作没创新无特色,出现了“安排工作等文件,工作落实靠经验”的现象。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根据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各时期的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党建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世情、国情的变化,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党情的深刻变化,围绕长期执政,“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深入、持续的探索。进入新世纪后,十六大提出了两个重要战略:一是科学发展观,二是构建和谐社会;十七大提出了两个历史性课题:一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二是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党所面临的这两大历史课题,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十八大就党的建设的目标、总体布局和具体工作思路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对党的建设提出新的发展。
首先,提出党建工作新目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次,从八个方面部署了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从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强调了当前及今后5年的党建工作重心。再次,把纯洁性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并列为党建主线,并提出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党的十八大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培训班课程方案请咨询400-025-6988